Newsお知らせ

お知らせ

内蒙古多伦 | 这个夏天,让我们去草原追一朵云

追一朵云的方式很多,但首先,你得先拥有一片草原。是呼伦贝尔还是新疆阿勒泰?不,也许并不需要走那么远。“北京正北,多伦最美”,在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的多伦,这里就有一片梦境里的草原。

多伦县,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南端,背靠草原、面向京津,素有“坝上古城·草原水乡”的美誉。这座融合了自然奇观与厚重历史的边陲小城,对于旅行者而言,是一处集生态体验、文化探索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宝藏目的地。它打破了“草原只有牧草与牛羊”的刻板印象——这里的水波倒映着古寺飞檐,沙地生长着万亩榆林,晋商票号里仍可触摸300年前的账本温度。无论是追寻历史的行者,还是渴望自然的旅人,多伦都能以“小而丰”的底蕴,奉上一程超越期待的塞外行旅。

1.png

【七月 是草原最美丽的季节 也最让人心旷神怡】

1758870218824343.png

当第一场暴雨骤降
马蹄踏碎水洼
雷声与马头琴声共鸣
草原正式向世界宣告
生命的狂欢季
开始了

【PART.01 去荒野中追逐一朵云 那是未被驯服的野性基因】

草原,将“辽阔”二字刻进你的视野,地平线在这里彻底消失,目光所及之处,草浪如绿色海洋般漫涌至天际。这种无遮无拦的壮阔,把那些被城市和窄巷压缩了的感受,彻底释放。再也没有比草原更适合追逐的地方,何况你的猎物还是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。看云,是一场灵魂的松绑仪式。

2.png

【蓝色哈达 山顶的敖包和草原的九曲十八弯】

蒙古族崇尚蓝色,这源于他们对“长生天”的信仰。蓝色的苍穹浩瀚无边、纯洁美丽、清新永恒,以威猛的神力呵护着草原上的万物生灵。因此,蒙古族自称“蓝色民族”,并将蓝色视为神圣的颜色。

如果被当地人献上蓝色的哈达,那就意味着,得到了最崇高的自然之力的赠与。
而要感受这自然的神力,草原上的敖包,自然是最重要的一处能量场。敖包在蒙古族信仰中远不止地标那么简单。它既是导航坐标,又是祭祀场所,甚至被认为是天地能量的汇聚点。如今在草原上,汉族通过祭拜山脚下的土地庙祈求五谷丰登,而草原牧民和蒙古族,则通过系哈达祈求牧草丰美。

在多伦的玛瑙山俯瞰九曲十八弯,九曲河道如液态蓝丝绸铺展于无垠碧草之上,蜿蜒的河湾在草原切割出柔美弧线,形成“大地掌纹”般的生态肌理。山势陡峭却视野开阔,草甸起伏。晨雾弥漫时,河湾若隐若现如仙境;夕阳倾泻时,水面可倒映多个太阳,传说中“后羿射落的九日”在此重生。连同整片草原,都立刻蜕变为暖橘色绒毯。

登山途中可拾取天然玛瑙石,赤红与乳白的纹路如凝固的河曲,成为大地赐予游人的生态信物。河道迂回处,牛群俯首饮水,倒影被水流揉成流动的油画。棕白相间的蒙古牛如棋布星罗,脖颈铜铃随微风叮咚。

TIPS.

1.png

风吹草低见牛羊
为什么只有牛,没有羊?
也许你会好奇,这一整片草原
为什么只有牛群,却不见骏马和羊群?
因为这片草原终年禁止羊群闯入,
你也只能在每年的6-10月,
才能看到漫山遍野的牛群。

【PART.02 追云 是一段马背上的光影诗歌】

马对蒙古人绝非工具那么简单。从成吉思汗的骟马传说,到现代那达慕的套马手,马始终是游牧民族的镜像。在蒙古族的精神图谱中,马不仅是生存工具,更是游牧文明的基因载体、精神图腾与哲学化身。在草原,追逐一朵云,还有什么比马更合适的伙伴!

2.png

【踏马前行 游牧文化的血脉延续】

多伦县所在的锡林郭勒盟被誉为“中国马都”,历史上是蒙古马的核心分布区。多伦作为清代北方商埠(“多伦诺尔”),马鞍制作工艺精湛,1929年县城曾有23家鞍子铺,马具文化深入民间。而如今,这样的游牧血脉依旧在延续。

【纵马天地 这一刻你我皆为草原儿女】

浪骥牧场的灵魂,在于那条即将于全线贯通的“环多伦300公里最美生态马道”。这条以牧场为起点的环形路线,串联起12个驿站,每骑行约30公里,便有一处休憩港湾。沿途囊括多伦标志性的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七类地貌,从榆木川的苍翠林海到湖水的粼粼波光,从草原站的辽阔草甸到沙丘的苍茫曲线,一次骑行看遍草原生态画卷。

相比蒙古马作为传统放牧型马种,需大面积草场奔跑,浪骥牧场所引进培育的混血马和温血马,不仅在培育饲养适应性,旅游骑乘舒适性甚至赛事经济性的多重需求上,都更为合适。普通蒙古马虽耐力强,但需长时间驯服才可稳定乘骑。

而浪骥牧场引进的美式牛仔,虽然体型高大、但步伐稳定,适合马术培训与休闲骑行。而锡林郭勒pony马(蒙萌马),则是体型适中、性情温顺的杂交马,适配青少年研学与大众骑行。选择符合自己需求和级别的马匹后,无需经验,在专业教练随行的指导下,就能在多伦感受超越普通骑行的多维体验。

此刻,请轻夹马腹向沙丘而行——前方榆木川的千年古榆,正为真正的追云者垂下荫凉。

3.png

【PART.03 在浪骥 重定义草原的边界】

她远不止于让游客“骑着马看风景”——它用300公里马道让美式狂野与蒙古浑厚在鞍具上握手。当你在雷暴初歇的傍晚,骑着温血马踏入农庄,接过店员递来的热奶茶时,将发现:所谓荒野精神,不在远离人烟处,而在人与马、游客与家园、传统与创新的共生带间蓬勃跳动。

【住在马背风情里 不只是房间 更是草原文化的容器】

浪骥牧场联营店以“马”为魂。它深深扎根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的广袤草原,汲取了游牧民族千年的智彗与豁达,又巧妙融入了美国西部拓荒时代那种不羁的实用主义与浪漫情怀。

建筑群整体保持低矮、水平延展的姿态,仿佛生长于大地上,但又不挑战草原的辽阔天际线,而深远的门廊、私密的二楼、宽阔的一楼公共空间、温暖的壁炉,又营造了一种随时欢迎远客、分享故事和美酒的开放氛围,这是牛仔酒馆和蒙古包毡房共同的自由精神。

牧野双床房 2张1.2米单人床 落地窗|36平方米
萌宠亲子房 1张1.8米大床 落地窗|47平方米
沐阳大床房 1张1.8米大床 落地窗|36平方米
沐阳双床房 2张1.2米单人床 落地窗|36平方米
牧歌家庭房 1张大床及1张单人床 落地窗|36平方米
牧野大床房 1张1.8米大床 落地窗|36平方米
牧歌亲子房 1张大床及1张上下铺 落地窗|47平方米

28间主题客房将自然野趣与舒适体验无缝衔接。每个房间都充满了设计的巧思,木质家具质朴硬朗,围栏线条简洁利落,仿佛将美式牧场的豪迈气息凝固在每一处细节中。落地窗外是无垠的牧场,马群悠然踱步,远眺可见榆木林与起伏沙丘——躺在床上,草原的四季流转尽收眼底。当夜幕低垂,关掉房灯,穹顶银河倾泻而下,繁星如碎钻洒满墨蓝天幕,城市中绝迹的星空在此触手可及。

【必须尝的牛羊肉和可以吃的奶茶】

在内蒙古,饮食文化如同一部流动的历史,尝过了美食,才算是读懂了这记录着生活琐碎与岁月痕迹的独特的生活方式。内蒙古羊肉鲜嫩多汁,烤制、涮锅、白煮、煲汤、烟熏、黄焖、红烧、葱爆,你能想到的做法,在多伦,都能找到。不论这些羊肉怎么做,那些齿颊之间的香腴丰盈是锡林郭勒羊肉不变的特长。

4.png

其他地区的人都说“一日三顿饭”,但蒙古族往往是“一日三次茶”,对于蒙古族来说,奶茶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饮用品,而是一种文化,一种情感。以一锅奶茶敬客,才是正宗的蒙古待客之道。店里的蒙古锅茶先用传统方法将奶茶熬好,然后加入提前熬制好的砖茶,再倒入牛奶。吃的时候将奶茶盛在碗中,加上炒米、奶酪、奶皮子多种辅料混在一起,多层次口感让人一口浸入内蒙的醇厚风情。

5.png

在草原
也许你很难真的追上一朵云
但草原
你又随时可以成为浪迹在此的
一朵自由的云
也许这牧民们近处的生活
却恰好是远处的都市人所梦寐以求的诗意
这个夏天,谁又能拒绝
这草原和云朵的邀请呢?

准确地址

携程度假农庄
(多伦浪骥牧场联营店)
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多伦县蔡木山乡一家河携程度假农庄(多伦浪骥牧场联营店)

门店通指南

[自驾出发]
锡林郭勒盟—农庄,约3小时车程;
张家口—农庄,约3小时车程;
北京—农庄,约6小时车程;
赤峰—农庄,约5小时车程。

[就近机场]
锡林浩特机场—农庄,约3小时车程;
张家口宁远机场—农庄,约3小时车程;
北京首都国际机场—农庄,约5.5小时车程;
赤峰玉龙机场—农庄,约5小时车程。